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科考之助:清代杜诗接受的特殊形态
  • [摘要]乾隆二十二年(1757),科举考试重新加入试律诗,此类应试诗歌的核心即诗题得句。试律诗的出处虽广涉经史子集,但各省乡试诗题得句出自杜诗者多达76道,远超其它典籍。试律诗主要围绕得句展开刻画、敷写,数量众多的诗题均出自杜诗,势必要求士子们从解题、诗法及具体写作上都围绕杜诗展开。因此即便在日常,士子们也需要不断地研习和揣摩杜诗。对于杜诗接受而言,这显然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看作清代杜诗接受的特殊形态。
  • 孟国栋
  • 全文[ PDF 1605134.0 MB ] 2021.4(10):57-66  共有 784 人次浏览
  • 战前中日两国间的桃太郎形象建构
  • [摘要]桃太郎是全面抗战前中日两国重点关注的童话形象。日本建构的桃太郎形象始终围绕着“正义—桃太郎—日本”和“恶者—鬼—被征伐地区”的近代殖民文化逻辑展开。日本借助文人赴台宣讲、小学课本增列《桃太郎》、报刊宣传等方式, 促成了桃太郎形象在中国台湾地区的普及、移植和变貌。但是,中国文人早已识破了日本对外殖民掠夺过程中以桃太郎为核心的“殖民合理化宣传”陷阱。如章太炎批判了此故事蕴含的侵略意念,启发了芥川龙之介改写桃太郎并揭露日本“桃太郎主义” 中的伪善正义;连横追溯了桃太郎的汉文化传统、展现出浓厚的民族认同和家国情怀; 杨逵则提炼出桃太郎故事的左翼精神,主张积极践行“行动主义”,激发劳苦大众勇于抗争殖民掠夺和阶级压迫。
  • 贺迪
  • 全文[ PDF 1630520.0 MB ] 2021.6(10):57-67  共有 497 人次浏览
  • 南宋华夷观念的转变与梅花象喻的生成
  • [摘要]梅花象喻从南宋以来逐渐被塑造成华夏文化的象征,这一过程与思想界从华夷之辨到夷夏之防的转变密切相关。在当时,对民族、国家与文化的认知,对民族精神的探寻与塑造具有传续华夏命脉的崇高意义。这种探寻与塑造以对华夷之辨的重新阐释为切入点,梅花象喻的生成集中体现了这一文化构建的历程。华夷之辨在理学文化语境中被简化为君子小人之辨而纳入到理一分殊的认知体系中。立足于此,梅花象喻深入到华夏文化自我认知的各个层面,这是它能够象征华夏的前提和基础。理学着眼节操观念来塑造社会人格,严守夷夏之防。梅花书写标举节操,在观念世界筑起一道捍卫华夏文化的长城,因此之故,梅花最终成为寄托文化执念与文化认同的象征符号。
  • 刘培
  • 全文[ PDF 1461596.0 MB ] 2021.5(10):57-66  共有 420 人次浏览
  • “人民”眼中的世界——1949—1965 年间中国文学的世界书写
  • [摘要]1949 — 1965 年间的中国文学呈现了多层次的世界,这一世界形象不仅因时代而动态变化,也包含“冷战”二元对立、被压迫人民的反抗与团结、资本主义世界的内部冲突、古典文明的传承等多重图景。同时,这些书写还体现了中国在世界中起到的作用。中国基于自身的文化主体判断,建立了一个多维度的立体世界,中国也在世界书写中确认了自己的主体性、文化特征和未来发展方向。重审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世界书写,可以深化理解这一时期中国对世界和自我形象的构建,理解中国在文化领导权上的探索,也为今日中国进行世界对话提供经验和启示。
  • 朴 婕
  • 全文[ PDF 1831208.0 MB ] 2022.2(11):58-66  共有 398 人次浏览
  • “鲁迅文学”:20世纪中国的文学行动
  • [摘要]鲁迅以终其一生的文学行动,展现了“鲁迅文学”的存在,经历了留日时期的文学自觉、“五四”时期的小说自觉及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的杂文自觉,遭遇两次绝望,在他这里,文学是介入现实参与历史的社会行动,也是追问自我冲决绝望的生命行动,是有限自我与大时代共存亡的方式。鲁迅在行动中赋予文学意义,不断拓宽我们对“文学”的理解,作为行动的“鲁迅文学”已然超越诸多现行文学理论的界定,只有将其还原到更为本源和整体的文学行动中,才能获得整体性的合理阐释。
  • 汪卫东
  • 全文[ PDF 1694589.0 MB ] 2022.5(11):58-66  共有 302 人次浏览
  • “狂人”的越境之旅——从周树人与“狂人”相遇到他的《狂人日记》
  • [摘要]本论所述“狂人的越境之旅”,是指从周树人在留学时期与“狂人”相遇到他创作《狂人日记》从而成为“鲁迅”的精神历程的某一侧面,是在前论所完成的“狂人精神史”背景的基础上,对从《摩罗诗力说》到《狂人日记》之间的叙述空白的一个补述。笔者认为,在这两者之间还缺乏有机关联的说明,而由文艺作品翻译、创作和批评所搭建的与周树人相伴并且互动的“狂人越境之旅”则刚好构成了二者之间的精神衔接。本论呈现了周树人在这一历程当中遭遇“果戈理”和三种《狂人日记》的现场,“尼采”话语下的“高尔基”和“安特莱夫”,起始于“契诃夫”的“精神诱拐结构”,“狂人美学”的确立过程,乃至“明治俄罗斯文学”的精神和创作实践意义。周树人通过翻译,实现了超越跨语际意义的“狂人”之“境”的移植。《狂人日记》是“狂人越境”的精神抵达,也是37 岁的周树人携同既往的新的一页的开始。
  • 李冬木
  • 全文[ PDF 1986.0 MB ] 2020.5(9):58-74  共有 988 人次浏览
  • 战时国家之城的形象建构——老舍的重庆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
  • [摘要] 老舍的重庆想象,重庆作为民族国家的象征,拥有对北平性格进行评价的权力,北平故事被控制在国都重庆/民族国家的观念框架中,主要人物的城市去留策略,满足了老舍作为“北平之子”和“国家之子”的意愿。“下江人”来到重庆,展开了人与城的对话。在对话中,“身份”迁移、新旧冲突、季节转换等题材被整合到重庆想象中。“下江人”既有的“身份”与重庆战时语境相龃龉,“身份”在国家意义的层面被重新建构。战都重庆拥有轰炸季与雾季两副城市面孔,面孔的转换嵌入叙事机制中,演绎了“下江人”的命运变奏和民族共同体观念的分合。无论走向重庆还是离开重庆的叙事安排,老舍都是基于民族国家立场的考量,以此完成了对战时国家之城的构想。
  • 李永东
  • 全文[ PDF 1464.0 MB ] 2018.5(7):58-66  共有 1043 人次浏览
  • 别开生面的诗学探寻——朱自清《赋比兴说》略论
  • [摘要]历来众说纷纭的《诗经》之“兴”,经顾颉刚从歌谣起兴的角度标立新说,迅速成为古史辨运动的热门论题,也开启了朱自清写作《赋比兴说》的学术机缘。通过借鉴汉学家阮元的考辨方法和郭绍虞的观念史研究路径,朱自清在《赋比兴说》中考辨了《毛诗》兴义,认为“兴”兼具“发端”和“政教的譬喻”的双重意义,并且追溯了《毛诗》这套独特的解诗方式得以发生的历史成因,梳理了“兴”在后世融入“比兴”的观念演进轨迹。将朱自清的《赋比兴说》置于当时的学术语境中,可以呈现朱自清对融摄西学来研治中国文学批评的通达识鉴,他对“以西格中”和“以今例古”这两种模式的反思,以及他在古典研究中所具备的“了解之同情”的历史眼光。
  • 刘佳慧
  • 全文[ PDF 1707.0 MB ] 2019.6(8):59-67  共有 1117 人次浏览
  • Aufheben:钱锺书和黑格尔核心观念熔铸的考察
  • [摘要]钱锺书提出了一条在情境之中“一词正反诸义同时合训”的基本原理,这条原理是钱锺书创造性地熔铸黑格尔Aufheben 理论与中国传统思想的产物,是钱锺书学术思想的第一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意义和思想史意义。这种相反诸义同时并用和合训之所以能够存在而且必须存在,完全是因为唯有对立方才导致扬弃,也唯有扬弃,才导致完整性(真理性)的产生。这种完整性包含了一切存在特性,因而是一种无限性。“易”一名超越了“易简”“变易”“不易”三义的对立,但同时又保持了它们之间的差异。这种转化环节展现出的不是对“易”本身的明确界定,而是对“易”的圆转无定、笼罩一切的思考。思辨真理是不能用判断的形式(主词和谓词之间的同一性联系)来表达的,须以思辨语句(思辨命题)同时含纳同一性联系和非同一性联系来展现。“易”之类思辨词实则是思辨语句的凝缩。思辨语句内主体与客体处于不断相互易位的往返运动之中,主体经由扬弃和消解自身,折返成为自身的客体,同理,客体经由扬弃和消解自身,折返成为自身的主体,从而让内容自主体的真理性显露出来。思辨语句是对主体→客体单向运动的扬弃,也是对语言牢笼和束缚的扬弃,依傍了语句规则、实现了语句的主体,同时又思维了语言规则的束缚,进而超越了语言规则的束缚,实现了思维主体,由此形成双向的完整真理意义运动系统。
  • 屠友祥
  • 全文[ PDF 1956784.0 MB ] 2022.6(11):59-67  共有 303 人次浏览
  • 于右任与晚清诗界革命思潮
  • [摘要]于右任《半哭半笑楼诗草》,题材题旨上有着鲜明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倾向,诗体诗风上属于较为典型的“诗界革命体”;其问世,既是1903年兴起的革命思潮波及三秦大地的生动写照,更是梁启超发起的诗界革命运动延展到西北地区的典型个案。癸卯前后,三原举人于伯循充当了“诗界革命”在关中士林的有力响应者;寓沪时期,革命党人于大胡子所办革命报章及其诗歌诗话,助推了革命思潮和革命诗潮;寓台时期,革命元老于右任仍对旧体诗抱有满腔改革热望,终其一生不负“革命诗人”和“爱国诗人”名号。长期以来,由于学界难见《诗草》真面目,于右任晚清时期散见于革命报章的诗歌诗话亦未受到关注,致使其在中国近代诗歌史上的突出业绩隐而未彰,至今仍未进入主流中国文学史书写视野。
  • 胡全章
  • 全文[ PDF 1500340.0 MB ] 2022.4(11):59-67  共有 277 人次浏览
  • 《沧浪诗话》与宋代理学
  • [摘要]严羽《沧浪诗话》受到禅学与理学的双重影响,前者显著,后者隐约, 且往往被遮蔽。考察《沧浪诗话》与理学之关系,不仅需要进行词语相似性的比对,更需要理论观念与思维方法层面的探寻。《沧浪诗话》论诗术语及对诗歌审美本质的理解, 无疑受到禅学的影响,但在诗学理想、诗学门径与批评方法等方面的思考,则窥涉理学奥府。《沧浪诗话》把“不假悟”置于“透彻之悟”之上,是基于理学家的圣贤人格之别的思维模式而获得逻辑自洽的。《沧浪诗话》与宋代理学的关系可以从诗歌理想与人格理想、诗歌境界与圣贤气象、学诗门径与学理门径等方面找到关联。严羽身处理学高涨的时代,从小就接受理学的熏陶,所以《沧浪诗话》的知识构成,既深植于传统诗学与禅学,也受到宋代理学的影响。
  • 吴承学
  • 全文[ PDF 1759013.0 MB ] 2022.1(11):59-68  共有 493 人次浏览
  • 从文艺功能论重谈“境界
  • [摘要]很多学者认为“意境/境界”是贯穿中国文艺思想史的核心观念乃至总纲。自20世纪初王国维重新启用此二术语以来,学界景从如云。但到80年代后,争议极多,辩论纠缠枝蔓。“意境”与“境界”两个概念虽经常混用,但中国古代论者以及王国维本人都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这是解开“意境”纠缠的办法,而且单独讨论“境界”是有文献根据的。“境界”既是创作者的对世界的观照,也是接收者对文艺作品的观照,是艺术进入的超越庸常利害的程度。“境界”借用中国古典文艺学,尤其借自佛教影响下的中国诗话批评,同时也是在呼应十八、十九世纪德国哲学的直观说。“境界说”值得推崇,因为它比较完美地体现了对文艺的本质功能的中国式理解。关键词
  • 赵毅衡
  • 全文[ PDF 1742.0 MB ] 2021.1(10):59-66  共有 1267 人次浏览
  • 在大众阵营与“精英集团”之间——路遥“经典化”的外部考察
  • [摘要]内容提要近30年来,对路遥其人其作的阅读、接受、判断与评估一直处在两极分野之中。在广大读者这里,路遥被看作“伟大的作家”,《平凡的世界》亦被视为“人生圣经”;在专业人士那里,路遥却被慢待冷遇,《平凡的世界》也长期缺席当代文学史重要教材。本文通过梳理近15年来的大量材料(如读者评论、图书馆外借数据、文学史教材提及论及情况、名刊“经典化”相关举措等),并主要通过考察“文学经典化”的两个要素(读者与文学史),既呈现大众阵营网民发声、解读路遥的浩大声势,也辨析“精英集团”起初冷遇路遥后来有所改观的演变态势,由此形成如下结论:路遥其人其作一直以“民选经典”的方式走在“民间经典化”之途,它既打破了“精英集团”的经典垄断,也对“学院经典化”构成了微妙的影响和一定的压力。
  • 赵勇
  • 全文[ PDF 2128.0 MB ] 2018.3(7):60-70  共有 1092 人次浏览
  • 中日历史中的共通主体:中野重治“非他者”的鲁迅论
  • [摘要]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前,日本改造社的《文艺》杂志策划了《中日文 学者往复书简》,发表了日本无产阶级作家中野重治致萧军的公开信,由此开启了中野 重治一系列的鲁迅论。中野重治并未将鲁迅“作为方法”,也未将鲁迅树立为反思日本 现代性的“他者”;相反,他以鲁迅的逝世为契机,通过思考鲁迅最后十年的生命而获 得了一种共同的中日历史意识,建构起了中日历史间的“共通主体”。
  • 熊 鹰
  • 全文[ PDF 1595.0 MB ] 2019.2(8):60-68  共有 926 人次浏览
  • 从“删诗”到“撤稿”——鲁迅与早期新诗写作伦理的变化(1919—...
  • [摘要]在早期新诗发展史上,鲁迅为胡适《尝试集》“删诗”与《我的失恋》引发的“撤稿事件”是两个端点,其间的变化象征着新文化阵营走向分化,也反映了鲁迅对新诗写作伦理建构的参与。出于对新诗发展路向上的潜在危机的高度警惕,鲁迅先后将旧文人积习的残余与青年自身的颓唐状态视为诗的“敌人”。他在《立论》中通过对“寿诗”的改写和解构,摆脱了与旧文类的形式相似性所造成的困扰;而他对“阿呀体”的复杂态度背后,则是在新诗批评的舆论场中建构理想的写作伦理的努力。
  • 吴丹鸿
  • 全文[ PDF 1454.0 MB ] 2020.3(9):61-67  共有 592 人次浏览
  • “双城故事”: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京沪讲唱文艺
  • [摘要]“故事”是解放区文艺和中国当代文艺的重要内容。对“故事”这一形式的强调,以及对“故事”进行广泛运用以期产生社会影响的期待,是新中国文艺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强调和运用不仅是普遍的,更是深入和自觉的。发生于20 世纪50 年代初北京、60 年代初上海的两次故事实践是观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艺史的两个重要窗口。由赵树理倡导的北京故事实践体现了“史诗传统”和文艺“现代制度”某种程度的难以磨合。上海市的“大讲革命故事”倡导则体现出了共和国文艺的体制化优势。“双城故事”共同展示了“普及第一”的文艺方针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可能。
  • 李 丹
  • 全文[ PDF 1723774.0 MB ] 2021.2(10):61-70  共有 491 人次浏览
  • 论20世纪80年代中国小说叙事人称的嬗变
  •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国小说中的叙事人称,相比于“十七年”文学中的叙事人称,发生了重要的嬗变。其中,第三人称由于具有更方便表现人物、易于对人物作语气神情面容等描写的诸多优势,依旧占据主流,这种人称的无名化及限定性视角值得注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时作品人物描写的精简化需求。第一人称明显增多,且渐趋常态化,与五四时期的启蒙精神相呼应,成为80年代叙事人称嬗变的主要特点。第二人称由于容易让读者产生身份错觉,故很难作为主要叙事人称,却依旧有作家在进行尝试,为文学形式的先锋性探索作出了一定贡献。这几种叙事模式不但各自都有所发展,且经常在同一小说中交错使用,在文本形式上给作品提供了极大的自由,亦要求读者在进入文本时要有一定的审美准备,从美学上提高了读者的参与性。
  • 尹林
  • 全文[ PDF 1678513.0 MB ] 2023.3(12):61-69  共有 228 人次浏览
  • 理性理念如何转化为艺术形象?——康德艺术理论的现象学阐释
  • [摘要]康德主张艺术形象是对理性理念的表达和扩充,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基础,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康德实际上并没有具体说明艺术家究竟是如何把理性理念转化为艺术形象的。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可以借鉴胡塞尔的范畴直观和本质直观理论。胡塞尔主张通过想象力的自由变更就可以把握到具有自身同一性的普遍本质,但实际上既然本质直观是通过想象活动来进行的,那么所获得的就不可能是纯粹的本质或范畴,而只能是介于感性表象和抽象范畴之间的特殊表象,这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图式。只有进一步通过知性和理性的抽象,才能把图式转化为范畴。因此,图式乃是理性理念的起源,也是把理性理念转化为艺术形象的中介。艺术家只有首先把理性理念还原为图式,然后才能运用想象力对图式进行加工,强化其感性和直观特征,从而使其转化为艺术形象。
  • 苏宏斌
  • 全文[ PDF 1605171.0 MB ] 2022.3(11):62-69  共有 269 人次浏览
  • 空间辩证法与历史的效价——论詹姆逊文化批评的哲学基础
  • [摘要]基于后现代文化空间化的历史语境,詹姆逊通过恢复辩证法的时间性内涵,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视为一种辩证叙事,认为其作为一个将多样性、差异性的历史统一进单一的世界体系的总体化运动,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效价”。对辩证法空间维度的拓展以及对时间或历史维度的强化,形成了詹姆逊独特的空间辩证法理论,他据此对资本主义历史进行文化分期,最终构成了其文化批评理论的哲学基础。但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詹姆逊并没有捍卫马克思思想的基础性地位,其文化批评理论更多地承袭了黑格尔抽象的肯定与否定模式,抽空了现实的具体情境,凸显了形式分析的优先性,也因明显的政治倾向遭到不少批判。某种意义上,詹姆逊以黑格尔式的雄心冲淡了其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成份,走向了“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者”。
  • 章朋
  • 全文[ PDF 1609001.0 MB ] 2021.3(10):62-70  共有 442 人次浏览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